買房流程

2025買房流程怎麼走?驗屋到交屋要多久?3大重點教你不踩雷!

內容目錄

買房對多數人來說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步,但實際進入流程後,才會發現每一環節都有不少細節,從簽約、用印、辦理房貸、稅費處理到交屋,流程不只繁瑣,還常讓人一頭霧水,尤其是最後一關,驗屋到交屋要多久、該怎麼安排,往往沒有標準答案,不小心就可能錯過最佳時機,這篇文章會完整拆解整個買房流程,從前期準備到正式交屋,搭配每一步的實務操作與常見錯誤,幫助你更有方向地完成這段複雜卻必要的過程。

買房前該準備什麼?

在正式踏入買房流程之前,最重要的不是去看幾間房,而是先把自己的條件釐清,很多人一開始就衝著價格去看,結果看到後來反而更猶豫,買房不只是挑便宜的就好,而是找到符合自己現在需求、也能住得久的房子。

確定購屋目的

在真正開始看屋之前,先搞清楚「為什麼買房」這件事很重要,有些人是自住、有些人是置產,目的不同,挑選標準就會差很多。自住者可能重視生活機能與通勤距離,投資型買家則更在意未來增值空間與租金收益,釐清動機,可以幫你在接下來的選擇中做出更有方向的決定。

安排購屋預算

買房不是只看總價,實際支出還包含頭期款、裝潢費、代書費、稅費,以及日後的貸款負擔,大多數人會貸款約七到八成,自備款通常要準備至少兩成,再加上一些額外費用,初步抓個範圍心裡才不會沒底,記得別把預算拉太滿,留下空間才能應對突發狀況。

評估貸款條件

銀行願不願意借、借多少、利率怎麼算,都會直接影響你能不能順利成交,若是工作年資不足、信用紀錄有瑕疵,可能會影響貸款審核,提早了解自己能貸多少、每月還款會落在哪個範圍,才能在看屋時更有信心談條件。

設定房屋條件

地點、坪數、格局、屋齡、樓層、朝向,這些條件在看屋前最好先有一些基本的看法,雖然看現場會有變動空間,但如果事前毫無想法,現場只會越看越煩惱,反而讓選擇變得更困難,設定一個大方向,有助於快速篩選掉不合適的物件。

安排看屋時間

看屋不是一次就搞定的事,也不是一天跑五間越快越好,安排時間時要給自己一點喘息空間,並盡量挑選白天看屋,才能觀察光線、通風與周邊環境,不妨多看幾次不同時段,同一間房在白天晚上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。

比較物件資訊

看了幾間屋子之後,不要急著做決定,實價登錄、成交行情、屋主持有年限、是否近年成交過、周邊未來開發計畫,這些都值得列入考量,買房不是比速度,而是比資訊了解的程度,看懂數字,也能幫你在談價時多一點底氣。

買房前該準備什麼?

買房流程該怎麼走?

當房屋條件符合需求、價格也在考量範圍內,下一步就是進入正式的購屋流程,從出價、簽約到貸款、繳稅、過戶,每一個環節都有既定順序與實務細節,過程中也會牽涉到不少文件往返與時間安排。

一、提出斡旋

當你遇到符合心中條件的房子,下一步不是馬上簽約,而是先透過「斡旋」來表達購買意願,這是一個正式又保留彈性的動作,你可以提出理想價格,也讓仲介知道你是認真的買家。

 

重點整理

  • 斡旋金通常是數萬元,用來鎖定該物件並進行談價
  • 提交時會搭配「斡旋書」,列出希望成交價與交屋條件
  • 若賣方接受,金額會轉為定金;若不同意,多數情況可退回,但仍須留意書面內容是否約定其他條款

二、議價談判

賣方收到斡旋後會做出回應,這時進入談價階段,雙方可能針對價格、設備保留、交屋日等條件來回協調幾輪,過程中仲介的角色很關鍵,這階段不只是討論數字,而是試圖讓買賣雙方在所有條件上達成平衡。

 

重點整理

  • 可談的不只有總價,也包含交屋時程、點交內容等細節
  • 每次協商都應記錄條件變化,避免後續產生誤會
  • 議價沒共識時,買方可選擇撤回斡旋,視斡旋書內容處理退款

三、簽訂買賣契約

當雙方對條件無異議後,就會進入簽約,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,一但簽下去就代表買賣確定,現場會同步處理定金、契約書蓋章與本票簽立

 

重點整理

合約會明列房屋基本資料、買賣金額、付款方式與交屋日期

買方需攜帶:身分證、印鑑、存摺或匯款帳戶資料

現場會簽不動產說明書、現況確認書,作為後續驗屋與交屋依據

四、準備印鑑與證件

簽約後接著要進行用印,這階段多由代書協助處理公文書資料與送件,買方要準備幾樣基本資料,後續才能順利申請稅費與過戶登記。

 

重點整理

  • 必備資料:身分證影本、印鑑章、戶籍謄本、有時還需印鑑證明
  • 資料會用於產權登記、稅務申報、房貸設定等程序
  • 資料錯誤會延誤流程,交給代書前請再次核對

五、辦理用印手續

所謂用印,不只是蓋章這麼簡單,而是整套法律與行政的流程開始啟動,這階段會產出一堆正式文件,每一份都具有法定效力,買賣雙方都要在上面留下印記。

 

重點整理

  • 文件包含:不動產移轉契約書、登記申請書、稅務申報書
  • 雙方用印後由代書送交地政機關處理產權變更
  • 通常也會建立履約保證帳戶,作為後續資金交付安全保障

六、申請房屋貸款

買方若有貸款需求,這時就要啟動申貸程序,雖然不少人覺得房貸申請麻煩,但只要事前準備好資料,其實跑流程並不困難。

 

重點整理

  • 基本文件:財力證明、薪資清單、扣繳憑單、勞保紀錄等
  • 可自行比較不同銀行條件,也可參考建商配合方案
  • 通常需一到兩週審核期,記得保留時間避免壓線

七、房貸對保

銀行同意核貸後,會邀請你進行對保,也就是正式簽署借款契約,這步驟雖然看似簡單,但條文內容不少,一定要聽清楚現場說明。

 

重點整理

  • 對保現場需再次攜帶證件與印章
  • 合約內容會明確載明金額、利率、繳款期數、提前清償條件等
  • 有任何看不懂的地方,都可以現場詢問確認

八、房貸撥款

對保完成後,銀行會依照合約內容撥款,款項多半是進入履約帳戶或直接匯給賣方,這也意味著你正式進入交屋準備階段。

 

重點整理

  • 銀行會同步辦理抵押權設定,房屋會登記為貸款擔保品
  • 撥款日也是交屋排程參考基準,需與代書確認時程
  • 撥款後銀行會寄發撥款通知與還款排程表

九、繳納契稅

契稅是買方的法定義務,費用通常由代書先代繳,再跟你對帳,契稅金額依地政申報價格計算,與實際成交價不完全一致

 

重點整理

  • 稅率約為6%,但會以公告現值或申報價計算
  • 可透過履約保證帳戶支付,或自行至稅捐處繳納
  • 請保留繳款收據,交屋當天需備查

十、繳納印花稅

這筆稅雖小,但依舊是不可缺的流程,它是針對買賣契約本身徵稅,不論金額高低都需要蓋印花。

 

重點整理

  • 稅率為成交價的0.1%
  • 實務上由代書準備印花貼紙,貼在契約上即可
  • 是政府稅捐機關的形式驗證方式之一

十一、登記產權過戶

最後一步是將房屋產權正式過到你名下,這階段辦完,買賣流程才算真正完成,接著就能安排驗屋與交屋事宜。

 

重點整理

  • 代書會攜文件至地政事務所送件
  • 須等候新權狀與謄本核發,一般約需5–10個工作日
  • 完成後即進入交屋準備,可與賣方安排時間點交
買房流程該怎麼走?

驗屋到交屋要多久?

從驗屋到交屋的時間,會因房屋類型與當下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,若驗屋一切正常、無須修繕,最快當天就能完成交屋流程;但如果出現漏水、設備故障等問題,建商或屋主需要進行修復,這時候可能要等個3~10天才能完成交屋,尤其是預售屋,如果還沒取得使用執照或是尚未啟用正式水電,驗屋會受到限制,這類情況下建議至少留出一週以上的緩衝期,比較不會出問題。

 

完成驗屋後,只要屋況沒異常、文件交接齊全、尾款備妥,整個交屋流程會分成幾個實際步驟來進行:

驗屋時機安排

多數消費者會在房屋即將完工時接到建商通知驗屋,但這個時機點其實需要留意,有些建商會安排在取得使用執照之前就進行驗屋,但若當時使用的是臨時水電,會造成設備無法測試、水壓不足等狀況,為了確保檢查結果準確,建議等到正式取得使用執照、建築完成後再安排驗屋,這樣也才能檢查真正會交付的空間與系統。

聘請驗屋公司

雖然買方也可以自己進行簡易驗屋,但大多數人在這個環節會選擇委託驗屋公司,專業驗屋師會攜帶檢測儀器,針對牆面結構、水電系統、門窗氣密與附贈設備等做全面性檢查,他們也會出具檢驗報告與缺失清單,買方可依據此清單要求建商限期改善,對於預售屋而言,這不只是確認品質,也是爭取修繕權益的重要依據。

驗屋項目檢查

驗屋不是只看房子有沒有裂縫或漏水,還包含整體結構、使用安全與生活便利性,常見檢查項目包括磁磚空鼓、牆面裂痕、水壓是否穩定、插座電壓是否正常、門窗是否密合,以及廚具、衛浴設備是否安裝正確,這些項目若在交屋後才發現問題,後續維修就會相對麻煩,因此在驗屋階段盡量一次檢查清楚,是保障自己權益的關鍵。

建商修繕處理

一但驗屋發現瑕疵,買方可以要求建商限期修繕,這時候會有一份正式的缺失清單,由雙方簽名確認,建商會安排相關工班進場處理,處理時間通常為三到七天不等,視缺失程度與修繕項目而定,這段期間若未完成改善,買方有權延後交屋,甚至保留部分尾款,作為壓力讓建商履行修繕義務。

驗屋複驗流程

當建商回報修繕完畢後,買方可以再次進行複驗,確認列出的問題是否都已處理到位,若複驗仍有遺漏或修繕不完全,買方可提出新的清單並要求再次改善,有經驗的驗屋師通常也會提供二次複驗的服務,確保整體驗屋流程是完整且負責的,這個階段的把關很重要,因為一旦交屋完成,責任就會逐漸回到買方身上。

安排交屋時間

確認房屋沒有問題後,就能與建商或賣方約定正式交屋時間,這一天通常會在現場完成點交作業,包括文件交付、鑰匙與設備領取,並簽署點交確認書,建議當天攜帶所有契約副本、稅費收據、驗屋報告與權狀影本,一方面備查,一方面有問題可以立即比對,此外,也建議在交屋當天拍照存證並立即更換門鎖,避免產權移轉後仍有他人持有舊鑰匙的風險。

驗屋到交屋要多久?

交屋流程要注意什麼?

交屋不只是拿鑰匙而已,整個流程包含過戶完成後的對點、文件交付、本票取回、實際點交等多個步驟,特別是在中古屋與新屋的交屋實務上,仍存在一些細節差異,不熟悉的買方很容易漏掉關鍵步驟。

過戶後準備交屋

當地政士完成不動產過戶並取得新權狀後,會主動通知買賣雙方交屋時間與地點,如果賣方有貸款未清,則需先由買方銀行代償並完成原抵押權的塗銷登記,才能進行後續流程。

 

此階段買方應確認:

  • 是否已收到新權狀或謄本

  • 是否取得塗銷完成證明(如賣方原有貸款)

  • 若有代書協助,則確認代書是否已通知銀行安排尾款撥款

準備交屋款與代書費用

正式交屋前,買方需備妥尾款(若前期只付了部分),還有代書費、設定費、印花稅與可能的管理費等,確認各項費用是否對帳完成,能否當場一次結清,部分費用若已預先支付,也應確認是否有「多退少補」的明細資料。

 

應準備的款項包括:

  • 房屋尾款

  • 代書與設定費

  • 地政規費與印花稅

  • 其他管理費、水電費等結清項目

房屋點交與文件確認

買賣雙方現場會進行點交,買方務必親自檢查屋況是否符合簽約時約定內容,包括牆面、地板、天花板是否有破損,電燈、水龍頭、插座是否能正常運作,並核對附贈設備與家具是否全數到位。

 

重點檢查:

  • 屋況是否與不動產現況說明書一致

  • 水電瓦斯費是否已全數結清

  • 屋內是否遺留前屋主私人物品

  • 附贈設備是否損壞或缺漏

  • 現場確認與簽署點交文件

取回權狀與本票

買方交付尾款後,應當場取回下列重要文件:

 

  • 新的不動產權狀與謄本

  • 本票正本(已簽約開立的四張期票)

  • 所有仲介與代書開立的正式收據

  • 不動產說明書與現況說明書正本

 

本票非常重要,若忘記取回,日後仍可能產生法律風險,請務必現場確認,親自收回銷毀未用的票據。

正式完成交屋與遷戶口

在點交完成後,建商或賣方會交付鑰匙、門禁卡、社區規約、遙控器等相關物件,此時也要進行戶口遷入、變更水電瓦斯與網路申裝,並建議立即更換門鎖,以保障日後使用安全。

 

交屋後重點處理事項:

  • 鑰匙、卡片、遙控器全數點交

  • 當場更換大門鎖芯

  • 申請戶籍遷入

  • 水電、瓦斯過戶

  • 網路與有線電視等設定

交屋流程要注意什麼?

常見問答 Q&A

大多數人會在「文件審閱」或「尾款安排」這兩階段出現問題,例如沒有細看不動產現況說明書,或沒留意貸款撥款日與交屋日是否銜接,導致臨時缺款或手續延誤,最好在簽約前就詳細了解每個環節的文件與時程需求,也可以找有經驗的代書協助統整流程。

如果屋況良好且無須修繕,最順利的情況下驗屋當天即可完成交屋,但實務上多半會預留幾天到一週不等作為緩衝期,特別是遇到需要修繕或安排複驗的情況,建議驗屋時間安排在使用執照核發後進行,才有辦法測試正式水電與排水情況,避免交屋後發現問題。

雖然法規沒有強制規定要請驗屋公司,但如果自己不熟建築、水電細節,很難發現潛在問題,驗屋師具備專業儀器與經驗,能檢查出滲水、電路錯誤、排水不良等問題,長遠來看可以大幅降低日後維修成本與爭議風險。

預售屋的交屋時間通常是由建商主導安排,會依照建案完工進度、使用執照核發時間以及買賣契約上的交屋約定來排程,不過如果遇到驗屋未完成、尾款未到或產權轉移流程未完備,買方也可以協調延後交屋時間,保障自身權益。

從確定貸款銀行到對保完成,流程大約需要7~14個工作天,中間包含送件審查、鑑價、對保與撥款安排,若遇到特殊條件、補件或銀行審慎審核,也有可能拉長至三週以上,因此買方一旦簽約完成,應儘早著手辦理貸款事宜,避免影響後續交屋進度。

總結

買房是一段需要細心規劃的旅程,從看屋到交屋,每一步都有它的重要性,雖然流程繁瑣,但只要事前掌握重點、找對專業協助,就能走得順利又安心,如果需要安排驗屋與交屋細節,謙心建築行銷能協助規劃,我們熟悉市場、懂得怎麼協助買家減少不必要的混亂,也讓整個購屋體驗更輕鬆、放心。

社群媒體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