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前該準備什麼?
在正式踏入買房流程之前,最重要的不是去看幾間房,而是先把自己的條件釐清,很多人一開始就衝著價格去看,結果看到後來反而更猶豫,買房不只是挑便宜的就好,而是找到符合自己現在需求、也能住得久的房子。
確定購屋目的
在真正開始看屋之前,先搞清楚「為什麼買房」這件事很重要,有些人是自住、有些人是置產,目的不同,挑選標準就會差很多。自住者可能重視生活機能與通勤距離,投資型買家則更在意未來增值空間與租金收益,釐清動機,可以幫你在接下來的選擇中做出更有方向的決定。
安排購屋預算
買房不是只看總價,實際支出還包含頭期款、裝潢費、代書費、稅費,以及日後的貸款負擔,大多數人會貸款約七到八成,自備款通常要準備至少兩成,再加上一些額外費用,初步抓個範圍心裡才不會沒底,記得別把預算拉太滿,留下空間才能應對突發狀況。
評估貸款條件
銀行願不願意借、借多少、利率怎麼算,都會直接影響你能不能順利成交,若是工作年資不足、信用紀錄有瑕疵,可能會影響貸款審核,提早了解自己能貸多少、每月還款會落在哪個範圍,才能在看屋時更有信心談條件。
設定房屋條件
地點、坪數、格局、屋齡、樓層、朝向,這些條件在看屋前最好先有一些基本的看法,雖然看現場會有變動空間,但如果事前毫無想法,現場只會越看越煩惱,反而讓選擇變得更困難,設定一個大方向,有助於快速篩選掉不合適的物件。
安排看屋時間
看屋不是一次就搞定的事,也不是一天跑五間越快越好,安排時間時要給自己一點喘息空間,並盡量挑選白天看屋,才能觀察光線、通風與周邊環境,不妨多看幾次不同時段,同一間房在白天晚上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。
比較物件資訊
看了幾間屋子之後,不要急著做決定,實價登錄、成交行情、屋主持有年限、是否近年成交過、周邊未來開發計畫,這些都值得列入考量,買房不是比速度,而是比資訊了解的程度,看懂數字,也能幫你在談價時多一點底氣。

買房流程該怎麼走?
當房屋條件符合需求、價格也在考量範圍內,下一步就是進入正式的購屋流程,從出價、簽約到貸款、繳稅、過戶,每一個環節都有既定順序與實務細節,過程中也會牽涉到不少文件往返與時間安排。
一、提出斡旋
當你遇到符合心中條件的房子,下一步不是馬上簽約,而是先透過「斡旋」來表達購買意願,這是一個正式又保留彈性的動作,你可以提出理想價格,也讓仲介知道你是認真的買家。
重點整理:
- 斡旋金通常是數萬元,用來鎖定該物件並進行談價
- 提交時會搭配「斡旋書」,列出希望成交價與交屋條件
- 若賣方接受,金額會轉為定金;若不同意,多數情況可退回,但仍須留意書面內容是否約定其他條款
二、議價談判
賣方收到斡旋後會做出回應,這時進入談價階段,雙方可能針對價格、設備保留、交屋日等條件來回協調幾輪,過程中仲介的角色很關鍵,這階段不只是討論數字,而是試圖讓買賣雙方在所有條件上達成平衡。
重點整理:
- 可談的不只有總價,也包含交屋時程、點交內容等細節
- 每次協商都應記錄條件變化,避免後續產生誤會
- 議價沒共識時,買方可選擇撤回斡旋,視斡旋書內容處理退款
三、簽訂買賣契約
當雙方對條件無異議後,就會進入簽約,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,一但簽下去就代表買賣確定,現場會同步處理定金、契約書蓋章與本票簽立。
重點整理:
合約會明列房屋基本資料、買賣金額、付款方式與交屋日期
買方需攜帶:身分證、印鑑、存摺或匯款帳戶資料
現場會簽不動產說明書、現況確認書,作為後續驗屋與交屋依據
四、準備印鑑與證件
簽約後接著要進行用印,這階段多由代書協助處理公文書資料與送件,買方要準備幾樣基本資料,後續才能順利申請稅費與過戶登記。
重點整理:
- 必備資料:身分證影本、印鑑章、戶籍謄本、有時還需印鑑證明
- 資料會用於產權登記、稅務申報、房貸設定等程序
- 資料錯誤會延誤流程,交給代書前請再次核對
五、辦理用印手續
所謂用印,不只是蓋章這麼簡單,而是整套法律與行政的流程開始啟動,這階段會產出一堆正式文件,每一份都具有法定效力,買賣雙方都要在上面留下印記。
重點整理:
- 文件包含:不動產移轉契約書、登記申請書、稅務申報書
- 雙方用印後由代書送交地政機關處理產權變更
- 通常也會建立履約保證帳戶,作為後續資金交付安全保障
六、申請房屋貸款
買方若有貸款需求,這時就要啟動申貸程序,雖然不少人覺得房貸申請麻煩,但只要事前準備好資料,其實跑流程並不困難。
重點整理:
- 基本文件:財力證明、薪資清單、扣繳憑單、勞保紀錄等
- 可自行比較不同銀行條件,也可參考建商配合方案
- 通常需一到兩週審核期,記得保留時間避免壓線
七、房貸對保
銀行同意核貸後,會邀請你進行對保,也就是正式簽署借款契約,這步驟雖然看似簡單,但條文內容不少,一定要聽清楚現場說明。
重點整理:
- 對保現場需再次攜帶證件與印章
- 合約內容會明確載明金額、利率、繳款期數、提前清償條件等
- 有任何看不懂的地方,都可以現場詢問確認
八、房貸撥款
對保完成後,銀行會依照合約內容撥款,款項多半是進入履約帳戶或直接匯給賣方,這也意味著你正式進入交屋準備階段。
重點整理:
- 銀行會同步辦理抵押權設定,房屋會登記為貸款擔保品
- 撥款日也是交屋排程參考基準,需與代書確認時程
- 撥款後銀行會寄發撥款通知與還款排程表
九、繳納契稅
契稅是買方的法定義務,費用通常由代書先代繳,再跟你對帳,契稅金額依地政申報價格計算,與實際成交價不完全一致。
重點整理:
- 稅率約為6%,但會以公告現值或申報價計算
- 可透過履約保證帳戶支付,或自行至稅捐處繳納
- 請保留繳款收據,交屋當天需備查
十、繳納印花稅
這筆稅雖小,但依舊是不可缺的流程,它是針對買賣契約本身徵稅,不論金額高低都需要蓋印花。
重點整理:
- 稅率為成交價的0.1%
- 實務上由代書準備印花貼紙,貼在契約上即可
- 是政府稅捐機關的形式驗證方式之一
十一、登記產權過戶
最後一步是將房屋產權正式過到你名下,這階段辦完,買賣流程才算真正完成,接著就能安排驗屋與交屋事宜。
重點整理:
- 代書會攜文件至地政事務所送件
- 須等候新權狀與謄本核發,一般約需5–10個工作日
- 完成後即進入交屋準備,可與賣方安排時間點交

驗屋到交屋要多久?
從驗屋到交屋的時間,會因房屋類型與當下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,若驗屋一切正常、無須修繕,最快當天就能完成交屋流程;但如果出現漏水、設備故障等問題,建商或屋主需要進行修復,這時候可能要等個3~10天才能完成交屋,尤其是預售屋,如果還沒取得使用執照或是尚未啟用正式水電,驗屋會受到限制,這類情況下建議至少留出一週以上的緩衝期,比較不會出問題。
完成驗屋後,只要屋況沒異常、文件交接齊全、尾款備妥,整個交屋流程會分成幾個實際步驟來進行:
驗屋時機安排
多數消費者會在房屋即將完工時接到建商通知驗屋,但這個時機點其實需要留意,有些建商會安排在取得使用執照之前就進行驗屋,但若當時使用的是臨時水電,會造成設備無法測試、水壓不足等狀況,為了確保檢查結果準確,建議等到正式取得使用執照、建築完成後再安排驗屋,這樣也才能檢查真正會交付的空間與系統。
聘請驗屋公司
雖然買方也可以自己進行簡易驗屋,但大多數人在這個環節會選擇委託驗屋公司,專業驗屋師會攜帶檢測儀器,針對牆面結構、水電系統、門窗氣密與附贈設備等做全面性檢查,他們也會出具檢驗報告與缺失清單,買方可依據此清單要求建商限期改善,對於預售屋而言,這不只是確認品質,也是爭取修繕權益的重要依據。
驗屋項目檢查
驗屋不是只看房子有沒有裂縫或漏水,還包含整體結構、使用安全與生活便利性,常見檢查項目包括磁磚空鼓、牆面裂痕、水壓是否穩定、插座電壓是否正常、門窗是否密合,以及廚具、衛浴設備是否安裝正確,這些項目若在交屋後才發現問題,後續維修就會相對麻煩,因此在驗屋階段盡量一次檢查清楚,是保障自己權益的關鍵。
建商修繕處理
一但驗屋發現瑕疵,買方可以要求建商限期修繕,這時候會有一份正式的缺失清單,由雙方簽名確認,建商會安排相關工班進場處理,處理時間通常為三到七天不等,視缺失程度與修繕項目而定,這段期間若未完成改善,買方有權延後交屋,甚至保留部分尾款,作為壓力讓建商履行修繕義務。
驗屋複驗流程
當建商回報修繕完畢後,買方可以再次進行複驗,確認列出的問題是否都已處理到位,若複驗仍有遺漏或修繕不完全,買方可提出新的清單並要求再次改善,有經驗的驗屋師通常也會提供二次複驗的服務,確保整體驗屋流程是完整且負責的,這個階段的把關很重要,因為一旦交屋完成,責任就會逐漸回到買方身上。
安排交屋時間
確認房屋沒有問題後,就能與建商或賣方約定正式交屋時間,這一天通常會在現場完成點交作業,包括文件交付、鑰匙與設備領取,並簽署點交確認書,建議當天攜帶所有契約副本、稅費收據、驗屋報告與權狀影本,一方面備查,一方面有問題可以立即比對,此外,也建議在交屋當天拍照存證並立即更換門鎖,避免產權移轉後仍有他人持有舊鑰匙的風險。

交屋流程要注意什麼?
交屋不只是拿鑰匙而已,整個流程包含過戶完成後的對點、文件交付、本票取回、實際點交等多個步驟,特別是在中古屋與新屋的交屋實務上,仍存在一些細節差異,不熟悉的買方很容易漏掉關鍵步驟。
過戶後準備交屋
當地政士完成不動產過戶並取得新權狀後,會主動通知買賣雙方交屋時間與地點,如果賣方有貸款未清,則需先由買方銀行代償並完成原抵押權的塗銷登記,才能進行後續流程。
此階段買方應確認:
是否已收到新權狀或謄本
是否取得塗銷完成證明(如賣方原有貸款)
若有代書協助,則確認代書是否已通知銀行安排尾款撥款
準備交屋款與代書費用
正式交屋前,買方需備妥尾款(若前期只付了部分),還有代書費、設定費、印花稅與可能的管理費等,確認各項費用是否對帳完成,能否當場一次結清,部分費用若已預先支付,也應確認是否有「多退少補」的明細資料。
應準備的款項包括:
房屋尾款
代書與設定費
地政規費與印花稅
其他管理費、水電費等結清項目
房屋點交與文件確認
買賣雙方現場會進行點交,買方務必親自檢查屋況是否符合簽約時約定內容,包括牆面、地板、天花板是否有破損,電燈、水龍頭、插座是否能正常運作,並核對附贈設備與家具是否全數到位。
重點檢查:
屋況是否與不動產現況說明書一致
水電瓦斯費是否已全數結清
屋內是否遺留前屋主私人物品
附贈設備是否損壞或缺漏
現場確認與簽署點交文件
取回權狀與本票
買方交付尾款後,應當場取回下列重要文件:
新的不動產權狀與謄本
本票正本(已簽約開立的四張期票)
所有仲介與代書開立的正式收據
不動產說明書與現況說明書正本
本票非常重要,若忘記取回,日後仍可能產生法律風險,請務必現場確認,親自收回銷毀未用的票據。
正式完成交屋與遷戶口
在點交完成後,建商或賣方會交付鑰匙、門禁卡、社區規約、遙控器等相關物件,此時也要進行戶口遷入、變更水電瓦斯與網路申裝,並建議立即更換門鎖,以保障日後使用安全。
交屋後重點處理事項:
鑰匙、卡片、遙控器全數點交
當場更換大門鎖芯
申請戶籍遷入
水電、瓦斯過戶
網路與有線電視等設定

常見問答 Q&A
大多數人會在「文件審閱」或「尾款安排」這兩階段出現問題,例如沒有細看不動產現況說明書,或沒留意貸款撥款日與交屋日是否銜接,導致臨時缺款或手續延誤,最好在簽約前就詳細了解每個環節的文件與時程需求,也可以找有經驗的代書協助統整流程。
如果屋況良好且無須修繕,最順利的情況下驗屋當天即可完成交屋,但實務上多半會預留幾天到一週不等作為緩衝期,特別是遇到需要修繕或安排複驗的情況,建議驗屋時間安排在使用執照核發後進行,才有辦法測試正式水電與排水情況,避免交屋後發現問題。
雖然法規沒有強制規定要請驗屋公司,但如果自己不熟建築、水電細節,很難發現潛在問題,驗屋師具備專業儀器與經驗,能檢查出滲水、電路錯誤、排水不良等問題,長遠來看可以大幅降低日後維修成本與爭議風險。
預售屋的交屋時間通常是由建商主導安排,會依照建案完工進度、使用執照核發時間以及買賣契約上的交屋約定來排程,不過如果遇到驗屋未完成、尾款未到或產權轉移流程未完備,買方也可以協調延後交屋時間,保障自身權益。
從確定貸款銀行到對保完成,流程大約需要7~14個工作天,中間包含送件審查、鑑價、對保與撥款安排,若遇到特殊條件、補件或銀行審慎審核,也有可能拉長至三週以上,因此買方一旦簽約完成,應儘早著手辦理貸款事宜,避免影響後續交屋進度。
總結
買房是一段需要細心規劃的旅程,從看屋到交屋,每一步都有它的重要性,雖然流程繁瑣,但只要事前掌握重點、找對專業協助,就能走得順利又安心,如果需要安排驗屋與交屋細節,謙心建築行銷能協助規劃,我們熟悉市場、懂得怎麼協助買家減少不必要的混亂,也讓整個購屋體驗更輕鬆、放心。